有三個母親,第一個母親的女兒去國外留學,剛拿到綠卡;第二個母親的女兒在機關工作,剛剛走上重要的職位;第三個母親的女兒,正艱難創業。
三個母親常聚在一起聊天,每當談論起自己的女兒時,前兩個母親的臉上總是洋溢著自豪,每一句話都在炫耀著自己的女兒是多麽有出息,自己的臉上是多麽光彩。
而此時,第三個母親就會面帶微笑,低頭做著手裏的針線,靜靜地分享著她們的喜悅。
第三個母親的女兒常回家,聽見她們的閑談後,內心一陣酸楚。
等那兩個母親走後,女兒輕輕伏在母親背後,說:「媽,對不起,女兒不爭氣,不能讓您像她們一樣幸福。」
母親放下手裏的針線,從身後拉過女兒因為勞作而變得粗糙的雙手輕輕撫摸著:「傻孩子,記住,在媽的心裏你是最優秀的。幸福是一種感覺,媽每天能看見你就已經足夠了,你帶給媽的是和她們不一樣的幸福。」
女兒的淚瞬間打濕了母親的後背。
3年後,第一個母親不再老是炫耀女兒的出國,而是抱怨在這3年中,她朝夕翹首以待,卻一次也沒盼回女兒的身影。
女兒在電話裏說,在國外精神和生活壓力太大,暫時不能回家……
第二個母親也不再老是炫耀女兒的官職,而是抱怨在這3年中,她每天得接送女兒的一對調皮的雙胞胎兒子上學、放學,還得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,一天下來,腰酸背痛,心力交瘁,還難得見到晚歸的女兒。
女兒說,工作忙,找保姆帶孩子不放心,現在是工作的關鍵時期,不能放鬆。
唯有第三個母親,依舊常常面帶微笑,幸福而祥和。
她的女兒在這3年中,不僅成功創辦了自己的公司,而且堅持只要不出差就每天擠時間回家看望母親,哪怕一會兒也好,用所有可能的時間,陪著母親。
母親也總是準備一些女兒愛吃的東西,滿臉愛意地看女兒吃下去……
幸福其實就是一種感覺,這種感覺遠遠高於它的含義。富翁賺到一大筆錢是一種幸福,乞丐討到一頓飯也是一種幸福。
一個母親不一定非得要自己的孩子大富大貴,能經常見到自己的孩子,並且看到孩子平安、健康、快樂,就會感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。
幸福常常就躲在我們身後,不必費心尋找,如果你想要,只要一轉身,就可以得到。
最幸福的感覺就是我們在一起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棠棠觀後感
幸福可以很簡單,錢賺最多的不一定感到最幸福
小時候只要能吃一頓麥當勞就開心一整天,附贈的玩具也玩的不亦樂乎
上了國中,中午看見同學吃麥當勞就好羨慕,對我來說吃麥當勞是幸福的!
反之,長大了,現在中午麥當勞特價$79,變得很容易就可以吃的到
好吃是好吃,但以前那種驚喜、興奮、快樂變少了
為什麼有更好的生活品質,我的快樂反而變少了?
我想是......... 欲望變多了,要求變高了
以前10元就可以讓我感到滿足,現在可能要100元甚至1000元才可以
雖然我不是那種要買名牌、喝星巴克才會感到快樂 (這反而會讓我心痛)
但我還是明顯的感覺到,現在的自己和小時候的自己不一樣
對快樂的標準變高了
當然,錢賺的多,消費能力變高,你可以吃好點、穿好點、用好點
每個人要的東西不同,對幸福的感受程度也不同
但不要擁有越多越不快樂,這樣賺錢又有什麼意義呢? 難道不是為了過更好日子,更幸福嗎?
還有,別人有,你不一定也要有,這樣很累的.........
希望我出社會後,欲望少少的,滿足卻大大的
從小事就能感受到幸福,就如同小時候的我一樣